
為實現“一個APP暢停全城”、“一個平臺監管全城停車場”的方針,鄭州市將全面啟用“鄭州智慧泊車城市管理平臺(i鄭州)”接入全市社會車場。這一通知的頒布將進一步加大市政府規范停車管理能力,充分擴展停車的彈性空間,形成動靜結合、疏堵有序的城市交通管理體系,市民不僅可以享受快速通行帶來的便捷,還可以直接參與停車資源的提供和管理,感受城市停車資源容納率提升的益處。
一、i鄭州APP綁定28萬輛車
2016年,鄭州市治堵辦引入“鄭州智慧泊車城市管理平臺(i鄭州)”,著眼于從停車規范的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問題。
截至2018年,“鄭州智慧泊車城市管理平臺(i鄭州)”的落地使用取得了顯著成效。鄭州市路側智慧停車場由338個增加到579個,泊位由1.3萬增長到2.4萬個。i鄭州APP的會員由6千個激增到現在的26萬個、綁定車輛達到28萬輛。其中,有300多個停車場運用高位視頻技術,通過視頻抓取違規停車并且形成完整證據鏈,對規范停車行為起到重要監管作用,有效解決了車輛亂停等問題,實現了全部停車有序入位,道路資源被最大限度地讓渡于動態交通,同樣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。
此次市治堵辦牽頭推動社會車場全面接入“i鄭州”,將形成路側車場+社會車場的全面覆蓋,徹底實現全城停車資源的統一管理,將有效緩解停車難題。這一舉措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示范意義。
二、多了一個提前預警渠道
社會車場統一接入“鄭州智慧泊車城市管理平臺”將可視化管理全城停車場后,可通過后臺的數據,能夠快速掌握全市所有車場的停車實時情況,能夠依據靜態交通數據調控動態交通,相當于多了一個提前預警渠道,便于交管部門快速制定緩解擁堵的方案。通過一段時間的停車熱點地圖,能對城市整體停車有一個數據上的把握,這對于疏解交通擁堵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對于市民來說,社會車場全面接入“i鄭州”后,市民可以通過i鄭州泊車APP提前查詢附近車場、知曉剩余泊位數量,享受無感支付等便捷的停車服務。據鄭州車場的數據顯示,從2018年10月到2018年12月份,車場的泊位周轉率逐月遞增,從最初的1.03躍升至2.37。
“i鄭州”的接入可以保障車場實現出入口無人值守、智能化識別管理、全方位的電子支付、人工智能平臺輔助等領先技術和創新服務,實現“一不變、兩減少、三提升”。“一不變”是指價格不變。車場仍然享有自主定價的權益,接入前后價格不變;“兩減少”是指收費欠繳、不繳等跑冒滴漏現象減少和人員成本減少;“三提升”是指泊位周轉率提升、車場管理效率提升以及營業收益提升。
三、“三步走”盤活全城停車資源
據悉,市政府將通過“三步走”全面接入社會車場,第一步接入道路公共停車場,即路側停車場。這項工作已經完成。第二步整合社會車場。逐步接入城市交通樞紐、文體中心、醫院等具備公共生活場景停車場以及路上混合停車場(車場產權有交織車場)。第三步逐步接入生活小區車場。有效盤活停車資源,逐步實現路側車場、社會車場和小區車位共享。
全城車場的智慧化將改變人們的出行生活方式,重構個人、車場、政府、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,勢必成為構建鄭州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基礎設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