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年以來,鄭州市鄭東新區街道按照社會治理與創新理論要求,圍繞“改進社會治理方式,創新社會治理體系”目標任務,以被確立為鄭州市“全要素網格”試點鎮(街道)為契機,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,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專業化水平,積極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。
一、強化組織領導,建立健全治理體系,為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提供組織保障
早在去年年初,該街道就成立了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,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,街道辦事處主任任第一副組長,成立網格化管理辦公室,由黨工委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,具體負責全街道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的組織、協調、推進、落實和情況督查等工作。先后召開全街道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會議、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推進會議,下發《大中街道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實施意見》,明確責任落實,細化任務分解,全力推動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。
二、加大宣傳力度,造濃治理氛圍,形成個個知曉、人人參與的共建格局
從網格化工作開展以來,在街道所有重要交通道口懸掛橫幅150多條,醒目位置、公共場所張貼統一制作的宣傳海報600多幅,各單位及沿街門面顯示屏定期播放網格化流動字幕。堅決打通網格化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更廣角度開展網格化宣傳,充分利用街道及各村(居)掛牌成立的網格辦,積極發揮屬地優勢,不僅在辦公區域實施制度上墻,還通過網格員將民情聯系卡發放到居民手中,進一步明確網格化建設目標,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格局。
三、堅持因地制宜,科學劃網定格,著力提高網格化社會治理實效
根據“人員規模適度,社會治理方便,資源配置有效,功能相對齊全”的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要求,對村(居)、機關、學校、醫院、企業等單位進行科學合理劃網定格,不留空白,不留盲區。結合實際,全街道共劃分為43個網格,包括119個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自然網格和9個中小學校、幼兒園、政府機關、大型企業等組成的專屬網格,基本實現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全覆蓋格局。
四、選聘培訓人員,強化隊伍建設,扎實提高網格化社會治理能力
該街道結合村(居)和部門實際,積極做好網格員的選聘工作,從現任村組干部中選聘自然網格長,由街道組織辦結合相關單位意見進行選聘專屬網格長,所有網格長都兼任網格員,確保民情暢達。積極開展網格員培訓活動,邀請省項目組專家對網格員進行業務培訓。同時,安排網格員和派出所負責人一同商討網格化工作,幫助網格員夯實業務水平,提升思維層次。
五、建立規章制度,強化督查考核,全力推動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有序開展
建立健全網格長例會制度,每月召開一次網格長例會,在會上交流基層發現的矛盾、問題等,各自發表建議,相互學習切磋,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與辦法。建立網格員掛牌制度,網格員在入戶信息采集時必須佩戴統一制作的胸牌,實行掛牌上崗,工作中堅持便民利民原則,堅決不打擾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。建立督查考核制度。街道網格辦從德、能、勤、績等方面出臺若干考核細則,定期對網格員進行考核,并將考核結果上報街道黨工委組織部門,實行獎優罰劣,不斷夯實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基礎。